欢迎访问信息侠官方网站!

行业新闻

解析DSMC|金风科技喻翊翔:智能化时代的流程和数据管理
2025-06-24
大家可能知道,今年行业热度很高,接下来我快速梳理一下传统数字化涉及的内容,包括具体流程和规则。

在开始之前,先说明一下金风科技的对外要求,这些内容我就不逐字念了,大家大致浏览即可。

目前,我们的业务成果显著。在国内,风电装机量连续多年位居第一,尽管后面的企业追赶势头迅猛;在全球范围内,我们的新增装机量在五大企业中名列前茅,存量装机量大概排在第三。关于研发人员数量等信息,大家看看资料就清楚了,我就不一一赘述。我们的业务主要分为几个板块,其中风电、能源投资、能源开发、能源装备以及能源服务这几个板块占比较大。

三年前,虽然我们的海外业务在国内排名靠前,但总体规模较小,占比大概 5% 左右。不过这两年发展十分迅速,合作国家数量大幅增加,目前已覆盖超过 40 个国家,主要集中在东亚、中东、东南亚和南美地区。而在过去,欧美是我们的主要市场,但近七八年受中美关系影响,我们在欧美的业务有所减少 。

一、智能化时代流程管理

接下来,我尽快展开讲讲智能化时代的流程管理与以往有何不同。前面几位讲得很好,其实很多企业也都在探索相关领域。

新要求

在新的要求下,首先是模型感知与组织调整。随着企业规模扩大,岗位和组织架构经常变动。传统模式下,许多大型企业的流程模板繁杂,有的企业甚至拥有 1 万多个,乃至 2 万多个流程模板,即便是几千个流程的企业,管理起来也十分困难。这主要是因为流程之间没有实现有效解耦,因此需要进行模型化改造。

其次是流程发起人方面。以往使用传统系统时,流程发起方式较为固定,而如今引入自然语言交互后,流程发起变得更加灵活。就像和豆包对话一样,你可以直接说明需求,比如 “我要请假,从下个礼拜开始,时长为 [X] 天”。

说到自然语言嵌入,人力资源领域已经有很多实践。以采购模具为例,在传统模式下,整个流程涉及技术审批、规格确认、质量把控、采购申请、寻源、合同比价等多个独立流程,各流程之间缺乏关联。在实际审批过程中,常常出现 “拍脑袋” 决策的情况。以我们公司为例,一年可能需要审批几千个流程,很难做到每个都细致审核。而借助人工智能,可以建立流程之间的关联关系。当审批某个流程时,系统能够参考历史数据,判断价格是否合理,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有力支持 ,避免孤立决策。

再谈谈流程孪生。在数字化时代,企业习惯创建大量流程模板,一旦有变动就需要修改众多模板,管理成本极高。而流程孪生的核心在于抽象化,在设计流程时,无需将每个岗位、组织或项目都作为独立节点。例如,众多部门可以抽象为一个部门节点,大量项目也可以抽象为一个项目节点。物理架构则负责明确各部门编号、授权等具体信息。

实施建议

构建流程中枢同样关键。相信大家都有体会,企业通常会部署上百个甚至几百个系统,每个系统往往配备独立的流程引擎,这使得跨系统业务处理变得极为复杂。以 SAP 为例,我们通常不会使用它自带的流程引擎,而像 PRM、MES、报销差旅等系统也都有各自的流程引擎。为此,我们自主研发了核心系统,共享一个流程引擎,并将流程组织架构融入其中,实现跨系统数据交互,同时将数据统一存储到数据湖,提高业务处理效率。

数据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在过去,数据不准确会严重影响决策质量。以研发变更审批为例,不同审批人员对同一标准的理解存在差异,导致审批结果不一致。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,可以将审批水平提升至较高水准,实现自动化审批。

在数据治理架构方面,可分为三层:战略层负责制定标准,涵盖研发、营销、供应链、质量、服务等业务领域;执行层则采用共用模型,这与流程孪生概念相呼应,以采购付款流程为例,无需设置过多重复流程,简化后既降低复杂度,又提升效率。

智能化改造应分阶段推进,优先聚焦最重要、最频繁的业务流程。变更管理方面,要充分发挥 AI 优势,尽可能实现自动化执行,优先选择并行处理,减少串行流程;简化流程步骤,通过数据驱动替代人工填单,实现流程与组织的解耦。

关键要求包括对 PRM 图纸变更、VC 升级等场景的管理,核心目标是最小化交互熵增。随着企业规模扩大,流程模板数量往往呈爆发式增长,变得愈发复杂,因此需要通过解耦架构实施和强化学习,降低流程复杂度。

二、智能化时代流程变革

在自动化水平方面,传统数字化基于规则进行审批,常见方式包括人工处理或 RPA 模式。而在智能化时代,流程节点的设计和运行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。

流程弹性方面,需要根据流程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评估,识别瓶颈环节。例如,审批流程应根据业务金额大小进行灵活调整,采购 100 元与采购 1000 万元的流程不应相同。同时,绩效管理也应从事后评估转向实时监控,一旦出现异常,自动流转至下一环节。

实现智能化流程管理的路径包括:建立流程组件库,将模型和节点进行标准化管理;开展决策建模,深化流程孪生应用;部署智能路由层,借助 AI 总结和优化规则。

试点场景可以选择全球工程服务和采购审批流程。全球工程服务涉及众多供应商、法务等多方协作,流程复杂;采购审批流程则需要在效率提升、成本优化、弹性增强和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改进。例如,通过 AI 可以及时识别数据异常,避免因人为疏忽导致的重大错误,如采购价格错误录入等情况。

三、智能化时代数据管理

在数据管理要求上,智能化时代的数据必须保证及时、完整和准确。以往数字化时代,常出现 “三张皮” 现象,即系统数据、业绩数据和实际业务数据不一致。通过 AI 建立数据血缘关系,能够清晰呈现图纸变更对供应链、营销等环节的影响,打破流程之间的孤立状态,避免单纯依靠个人经验决策。

此外,还应减少人工干预,实现数据驱动的自动化决策;提升数据的可解释性,就像 DeepSeek 具备推理能力一样;加强语义理解,整合分散数据源。在数字化时代,由于系统流程引擎跨系统能力有限,我们强调系统简化。而在智能化时代,通过建立数据湖,不仅可以实现数据批量更新,还能借助 AI 开发平台,通过 API 调用外部数据,实现高效数据交互。例如,海外供应商认证流程,以往可能需要耗费一个月甚至两个礼拜的时间,通过 API 连接后,几秒钟即可完成。

数据服务、智能语言服务以及认知型数据治理也是重要方向。AI 能够对历史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预测,例如分析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,帮助企业规避风险。在运维领域,将 AI 模型轻量化后应用到一线,能够帮助刚毕业、经验不足的工程师快速解决问题。传统风机运转依靠基于规则和工程策略的软件,未来通过机器学习,可以实现智能调整偏航和变桨。虽然目前不同企业在智能化进程中所处阶段不同,但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。

回顾 AI 发展历程,从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至今已有七八十年,互联网兴起和大数据发展为 AI 爆发奠定了基础。从神经网络、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,到谷歌 Transformer、2022 年的 ChatGPT 和 DeepSeek,AI 技术不断突破。未来,企业的竞争将体现在模型后训练能力、算力以及数据应用等方面。

在数据架构方面,智能化时代与数字化时代存在显著差异。数字化架构以批量处理为主,而智能化时代更强调实时 API 调取。企业可能拥有多个大模型,分别适用于财务、风机运转、运维等不同场景,数据消费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。以 BI 报表为例,AI 在数据分析和处理方面具有强大优势,例如微软的 Copilot 和国内类似的 office AI,能够快速完成历史数据分析和推理。

治理模式上,智能化时代的数据治理更加动态化,能够根据业务变化实时调整。技术栈方面,大数据是 AI 发展的基础,数据的质量和规模直接影响 AI 模型的效果,这就如同不同医院的诊断水平差异,关键在于数据积累和应用能力。

前面提到的数据中枢,需要整合多个系统数据,形成数据湖和知识库。未来还可以推行数据自治引擎,实现分层存储,并建立数据免疫系统,及时感知和分析数据异常。开展数据量子化,能够让数据更好地形成知识,辅助人和设备完成协同工作。

通过以上措施,可以实现流程管理的加速、风险控制和成本优化,并形成闭环,通过反向训练不断优化模型。在这个过程中,要始终坚持统一语义层,逐步推进流程管理的智能化转型。

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,感谢大家的时间!


扫一扫微信二维码

随时了解信息侠微报资讯


扫一扫手机端二维码

随时了解信息侠微报资讯

Copyright @ 2018-2019 信息侠一站式数字化转型交流分享平台  版权所有 皖ICP备19006839号-1

上海申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

安徽申馥商务咨询有限公司

地址:安徽合肥望江西路西湖国际广场D座2345室   网址:www.xinxixia.cn

电话:021-34121111     0551-64388008


友情链接: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 | 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 | 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 | 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 | 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 | 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 |  小牛网络 |